东华大学物理学科是与学校同时诞生、同步成长的基础学科。1951年,学校公共课程教学部下设物理教研组;1981年,被批准设“固体力学”硕士点;1996年,被批准设“等离子体物理”硕士点。新世纪以来,学校物理学科队伍迅速扩大,学位点逐步建立。2024年,在原理学院基础上成立物理学院。物理学院将按照学校新组建物理学院的战略规划,在做好既有学科建设基础上努力开展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和协同攻关,培育学科新增长点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做出贡献,在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研创新、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。
学院承担全校物理类和力学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,并开设“应用物理学(集成电路与新能源)”和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”两个本科专业,其中“应用物理学(集成电路与新能源)”是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。学院拥有物理学、光学工程、系统科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电子信息(集成电路领域)专业学位硕士点,“新能源材料与器件”方向交叉学科博士点;并与兄弟学院共建“能源动力”专业学位博士点和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一级学科博士点。物理学科曾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1%学科行列。
学院建有“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中心(成员单位)”、纺织联合会“先进等离子体技术重点实验室”和“上海智能电子研究院(东华大学分院)”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。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973计划、大科学工程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十项,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、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,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,教授15名。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96%,有1年以上海外背景的教师超过64%。先后有教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、获全国物理基础课程讲课示范交流华东赛区一等奖、全国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示范交流上海赛区第一名等。学院现有本科生450余名,研究生近200名。近三年,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等离子体科技创新大赛、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。2024年,物理学院学生就业率达100%,实现我校物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、夯实高水平人才培养基础,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、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;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为先、崇尚学术的强大师资队伍;为建设成为教学水平高、科研创新能力强、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学院前列的教学科研型学院而努力。
根据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,学院将在凝聚态物理、等离子体物理、光学工程、计算物理等各个学科方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面向海内外招青年研究员、特聘副研究员、特聘研究员、副高级岗位、正高级岗位。其中,青年研究员、特聘副研究员、特聘研究员岗位应聘者,年龄不超过32周岁(有博士后经历者不超过35周岁);应聘副高级岗位者年龄不超过36周岁;应聘正高级岗位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。
申请材料
1.个人简历(含基本信息、教育经历、工作经历、发表论文列表、其他成果清单、相关资格证书等);
2.最高学历与学位证明;
3.撰写已有基础和工作计划报告,并附相关科研成果证明。
有意应聘者,请将上述申请材料发送至:phys@dhu.edu.cn
联系人:黄老师 021-67792279